跨文化管理 引领建设“世界的河钢”

跨文化管理 引领建设“世界的河钢”

  • 2019年02月20日 11:09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河钢,跨文化管理
[导读]跨文化管理 引领建设“世界的河钢”

【中国铁合金网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钢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钢铁产业资本重组的战略机遇,按照“全球拥有资源、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的发展定位,加快实施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形成了“四钢两矿一平台”的海外格局,成为了“世界的河钢”。

  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企业文化管理和融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河钢是如何在全球化布局中,实现海外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秘诀在于:开放、包容、普惠、共赢。

  国际化布局不断加速

  近年来,河钢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朋友圈”越来越大。目前,河钢直接或间接参股、控股的境外公司约有70家,控制运营的海外资产超过80亿美元,商业网络遍及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

  构建全球营销服务平台。2015年,河钢投资控股了全球最大的钢铁材料营销服务商——瑞士德高公司。德高公司在全球拥有4.4万个客户资源,服务网络遍布110个国家。这两个分别在世界钢铁制造和营销服务领域居龙头地位的企业,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开启了一体化合作的全新模式。此次收购让河钢迅速成为世界上营销网络最发达的钢铁企业之一,增强了高效整合配置全球资源、推进产业合作和资本并购的能力。

  构建全球技术研发平台。近几年,河钢不断深化国际技术交流,与世界钢协、瑞典国家冶金研究院、德国西门子、韩国浦项制铁、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全球著名的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企业、院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搭建了25个技术创新平台,启动了“新型高强汽车钢深加工新技术的应用”“低碳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等一批项目。同时,河钢还建立了联合培养专业化高端人才的长效机制,先后选送100多名青年骨干到国外交流培训,为河钢发展培育储备了一批国际化高端人才。

  构建全球钢铁制造平台。2016年,河钢收购了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建立了我国钢铁行业第一个海外全产业链生产制造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钢塞尔维亚公司时,对河钢国际化战略给予了充分肯定。2013年,河钢作为最大股东,收购了南非最大的铜冶炼企业——PMC矿业公司。此外,河钢还先后控股或收购了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公司、德高马其顿中板公司、德高南非开普顿公司、德高美国克拉赫公司。目前,河钢正依托河钢塞尔维亚钢厂对当地工业发展的基础性拉动作用,加快推动“中塞友好工业园区”项目,建设面向欧洲市场的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区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物流枢纽;发挥装备、技术、资源优势,深化与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国际产能合作。

  “三个本地化”探索跨文化管理路径

  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探索跨文化管理路径的过程中,河钢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协同、共享”的理念,对海外企业管理提出了“三个本地化”原则,即利益本地化、用人本地化和文化本地化。

  坚持利益本地化原则。由于河钢塞尔维亚钢厂原有技术工艺、工业基础、环保水平相对落后,河钢在完成收购后,首先投资进行了设备大修和技术改造。在大修改造项目建设中,河钢坚持利益本地化原则,积极邀请当地承包商和供应商参与招投标,先后与多家当地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南非PMC公司铜一期项目资源已近枯竭的情况下,河钢着眼企业可持续发展,投资近10亿美元加快推进铜二期项目,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了河钢真正为企业未来着想的责任心。

  坚持用人本地化原则。河钢将“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不可复制的竞争力”的理念引入海外企业,大胆起用当地员工担任关键岗位领导职务。在控股瑞士德高以后,河钢继续启用该企业原有的CEO(首席执行官),几乎没有变动管理层,河钢方面仅派出4名兼职董事和3名管理人员。接管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后,河钢按照当地法律改组董事会,仅派出由9人组成的管理团队,其他所有管理岗位都由塞方担任,并与该钢厂原有5200名员工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确保没有一名员工因企业被收购而失业。

  坚持文化本地化原则。在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河钢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积极邀请政府、社区负责人来企业参观,了解企业变化,增进认同;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帮助当地修路,与当地人共庆佳节;继续保持企业原有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模式,同时抓好外方员工的跨文化教育培训。而对中方管理人员,河钢则提出“学习、融入、掌握、掌控”的管理理念,客观理性看待国内外企业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主动学习海外企业的文化精髓,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和社会,更深入、准确地了解所在国的法律、政策和海外员工的思想、行为,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跨文化管理的几个关键

  在跨文化管理方面,如何才能将母国文化、东道国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河钢在实践中收获了以下几个经验:

  一是要坚持以互利共赢为基础。河钢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瑞士德高公司、南非矿业公司等企业之后,并没有以短期盈利为目的,更没有以“老板”自居,而是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提出并坚持了“三个本地化”原则,以双赢的思维推进跨文化管理,凝聚了人心,收获了国际产能合作的丰硕成果。

  二是要充分认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做好跨文化管理,首先需要管理团队对跨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文化的协同性。在海外企业管理中,河钢高管团队没有把自己凌驾于制度之上、文化之外,而是坚持以身作则,对来自不同文化的员工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得到了外方员工的普遍赞扬。

  三是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思路和管理理念。河钢对海外企业管理秉持“开放、包容、协同、共享”理念,按照“战略管控+本土化运营”思路,坚持“独立运营保持自主性、渐进融合促进共生性、战略考核提升积极性”原则,推进“学习、融入、掌握、掌控”的管控路径,确保新并购公司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其经营优势。

  四是要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思想统一的基础。河钢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逐步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理念植入到海外企业管理中,通过文化融合,更好地实现文化认同,有效缩小国家历史和文化差异、企业自身文化差异和员工个体文化差异,使河钢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与海外企业目标、价值更好地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下一步,河钢将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加快推进全球化进程,深入探索海外企业跨文化管理方法,坚定文化自信和路径自信,以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新理念,高质量发展的新业绩,为“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转自中国冶金报)

  • [责任编辑:王可]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