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能行业转型需要做好产业组合“加减法”

高耗能行业转型需要做好产业组合“加减法”

  • 2021年11月05日 10:12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中国铁合金网,钒铁,钼铁,钨铁,钼精矿,钨精矿,钒氮合金
[导读]“中国铁合金行业年会暨2022 年锰铬镍矿石和铁合金市场展望”,定于2021 年12 月10-11 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铁合金网主办,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国际冶金资源工业协会、上海期货交易所、无锡鑫焦点金属等单位共同支持的年度总结和来年展望的年度会议。

 

“中国铁合金行业年会暨2022 年锰铬镍矿石和铁合金市场展望”,定于2021 年12 月10-11 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铁合金网主办,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国际冶金资源工业协会、上海期货交易所、无锡鑫焦点金属等单位共同支持的年度总结和来年展望的年度会议。

中国铁合金网:“中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要聚焦先进工艺技术、新材料研发、绿色低碳等领域,增强科技创新的发展后劲。”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召开第三季度信息发布会,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在会上表示,钢铁行业要坚持绿色低碳方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下一阶段,将组织有关力量,协同推进关键低碳冶金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

事实上,除钢铁工业之外,中国众多行业都在谋划绿色转型,探寻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目前,我国六大行业(石油加工、化工、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产品生产、电力热力供应、交通运输)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排放量的88%,达到84亿吨。如果能够实现清洁生产,达到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可大幅消减二氧化碳。

钢铁有色行业探索低碳发展

屈秀丽在谈到钢铁行业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时表示,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全行业高度关注并积极推进。全行业要坚持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两大主题,继续有序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科学、规范、合理地开展评估监测及公示工作,加快实现超低排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推广绿色设计产品,推动绿色消费,共同谋划钢铁低碳转型。

中钢协总经济师王颖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备受关注的氢冶金技术应用,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氢来源是否低碳,因为制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中钢协副秘书长黄导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钢协从全行业征集了200多项低碳技术,从中选出了几项技术作为重点并开展工作。

中钢协副秘书长石洪卫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不能仅仅立足于钢铁行业来看待。譬如,生产高端的电工钢肯定比生产低端的建筑用钢更耗能,能耗调控需要从全局考虑。

中铝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祥民日前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经济社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中铝集团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力争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2035年降碳40%,率先在行业内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加大前沿性绿色、低碳、无废技术的基础研究,加强与清洁能源企业的合作,积极布局循环再生产业体系。

中国铝业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铝的冶炼用电量大,对电流稳定要求高,目前,还是要依托稳定的供能系统,水电铝一体化发展是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据记者了解,有的企业也在谋划把生产企业搬迁到云南等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不过,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今年的能源形势下恐怕不容易,因为云南工业也限电,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绿色转型应该是重要的变革性推动。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重化工业领域,钢铁、有色、化工这样的行业转型,重点要解决四大问题。第一,能源结构要低碳。第二,要加大低碳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实现生产加工过程的低碳。第三,产品不仅要可循环并且在使用的时候也应该是低碳的。第四,物流环节要低碳。

转型需要做好产业组合“加减法”

太古集团行政总裁施铭伦对本报记者表示,与能源相关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0%源自于城市,市级政府应成为解决气候危机的主导者。为实现净零碳排放,中国要大幅提升使用清洁能源的比例,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并减少对煤炭发电的依赖。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建筑环境非常重要,未来脱碳需要加大跨产业的投资,并促进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此外,交通运输是仅次于能源和建筑业的第三大碳排放来源,低碳交通战略和政策的全面执行至关重要。

施铭伦表示,整个城市网络脱碳化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物理系统之间的智能交互是打破传统的城市能源和效率平衡的关键,数字化和物联网科技为加速零碳转型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胡麒牧表示:“要实现产业的低碳循环、绿色转型,第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鼓励支持。第二,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但要减排而且要对现有的能源进行高效利用。第三,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绿色金融不可或缺。碳交易对低碳排放的企业会形成一种激励。”

而对于传统高耗能产业要实现绿色转型,胡麒牧表示,首先,必须从上游能源结构进行转型,只有能源供给结构调整了,需求结构才能调整。其次,制造、消费、流通等整个产业链必须低碳。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强调,中国经济绿色转型需要做好产业组合中的“加减法”。通过在能源消耗低、经济附加值高的行业做“加法”,提高由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金融和信息服务业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在工业体系内部对高能耗、高污染、低增加值的落后生产能力上做“减法”,降低传统落后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重构产业组合,优化产业结构,为绿色经济转型奠定扎实的产业基础。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