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振作天津市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关于振作天津市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 2022年04月11日 16:29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世界钢铁,钢铁市场,钢材,经济,铁合金,节能减排,绿色低碳
[导读]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落实《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780号)要求,推动天津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工作措施。

中国铁合金网;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落实《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780号)要求,推动天津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工作措施。

一、打通堵点卡点,确保工业经济循环畅通

(一)扎实推进能源安全保供。加强监测预警和资源调度,持续做好能源电力保供,保障民生和重点用户用能需求。完善能耗双控有关政策,制定我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保障工业发展合理用能。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等各类违法行为,保障市场健康运行。(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密切监测钢、水泥、玻璃等大宗原料价格变动情况,加强信息发布解读,落实大宗原材料供应“红黄蓝”预警机制,加强重点企业原材料保供。加强商品现货交易场所监管,加大对期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坚决遏制过度投机炒作。支持我市期货经营机构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运用套期保值工具,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委、天津证监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顺畅。用好工业运行监测平台,按月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针对性制定措施建议。用好国家及我市“首台(套)”应用政策,组织“首批次”材料企业申报国家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将取得或应用首台套产品纳入对市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业绩考核,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遴选市级产业链龙头企业,择优推荐国家级产业链龙头企业,支持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承担重大攻关项目、申报国家专项,加快突破链上关键技术。制定《天津市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试点建设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挖掘需求潜力,拓展工业经济市场空间

(四)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做好“十四五”支撑项目前期工作,印发年度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安排意见,加快中石化南港乙烯、“两化”搬迁二期等重大项目推进。持续发挥天津市重点外资项目专班作用,推动重点外资项目早落地、早达产。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搭建常态化银项对接平台,保障项目融资需求。强化重大项目储备和制造业比重提升专项考核,打造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推动体系。(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5G、千兆光网“双千兆”工程,到2025年,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7万个,城市家庭千兆光网覆盖率、城市10G-PON占比等关键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支持建设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本地企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工业资源要素汇聚,提高解决方案的整体数量、行业及领域覆盖度、场景复杂度、技术先进性、应用效益以及可推广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通信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大力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组织推荐年度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项目。做好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计划,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关键环节基本实现数字化应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突破500个,培育1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活动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推进高新区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集群、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力度,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聚焦区块链、量子信息等产业谋划实施未来产业示范工程。到2023年,产业链规模效应初步显现,带动重点产业规模达到1.25万亿元,打造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引导企业逐级和跨级推进两化融合,培育标准化的技术应用解决方案。开展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组织推荐,推动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做好制造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服务。聚焦数字会展、数字文旅等重点领域,塑造一批消费新场景,利用洋楼、工业遗存、商务楼宇等资源,打造一批数字化集聚区、示范园区和主题楼宇。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水平保持全国前列,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委、市商务局、市文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释放重点领域消费潜力。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支持一汽丰田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做好中央补助的申报工作,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以TCL奥博和拾起卖等企业为抓手,健全家电回收处理体系。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绿色建材下乡等活动,持续完善下乡活动产品清单和企业名录。进一步挖掘信息消费潜力,在人工智能、5G、车联网、区块链、VR/AR等重点领域打造典型应用场景,提升信息消费供给能力。(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深入实施“三品”战略,打造一批品质卓越、服务优良、市场公认的天津品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深入开展工业老字号品牌振兴行动,推动工业老字号企业“一品一策一方案”振兴计划,打造天津工业老字号品牌集群。积极开展中国品牌日工作,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扩大天津自主品牌影响力。(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提高外资利用水平。贯彻落实《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鼓励类项目确认免税政策,进一步放宽制造业领域限制。开展国际产业投资系列活动,搭建外资企业与地方沟通交流平台,提升外资合作水平。(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推动外贸稳定发展。以外贸主体为核心,实施贸易畅通计划,挖掘进口贸易创新促进示范区等平台潜力,巩固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优势,积极推进新型贸易,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发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风险保障作用,持续推动“政银保”融资项目,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化程度。(市商务局、天津银保监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政策扶持,健全工业经济保障措施

(十三)完善重点行业发展政策。统筹钢铁行业布局优化,持续开展严防已化解过剩钢铁产能复产、清理违法违规钢铁建设项目等专项抽查检查,严控钢铁行业新增产能,推动存量企业绿色转型。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推动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项目投产。打造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推动南港乙烯及配套项目建设,加快“两化”搬迁二期、PDH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谋划乙烯下游储备项目。引导企业研发生产高端船舶,加快绿色智能船舶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加快推动5G技术在垂直行业领域的渗透应用,推动规模化复制推广。(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优化重点区域政策体系。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承接载体建设,充分发挥重点承接平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导向作用,加强对重点承接平台的评估考核,推动各区加快完善园区配套。举办“第六届京津冀民营经济产业对接交流会”。编制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重点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到2025年,培育形成3个1000亿级集群、2个2000亿级集群、3个3000亿级集群,培育8-10个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强化能效标准引领。组织开展现有项目、在建拟建项目情况调查,建立企业能效清单目录,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进行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加快新天钢工业互联网、荣程5G+智慧工厂等项目建设。鼓励我市单位积极参与能耗相关标准制修订,加大能耗标准宣贯推广工作力度。(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发挥智能制造专项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制造业融资机制的支持作用,以“重点产业链企业库+金融服务专班”为抓手,开展多层次银企对接活动,对金融机构服务情况开展考核监测。组织各区申报“补贷保”联动试点,推广“信易贷”模式。加快推动港口、产业园区、污水处理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REITs试点申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保监局、天津证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发挥培训补贴激励引导作用,鼓励劳动者参加市场紧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企业建设企业培训中心,遴选企业公共实训基地。优化人岗匹配服务模式,每年组织重点招聘活动10场以上,常态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规范人力资源活动和用人单位招用工行为,营造公平就业的良好市场环境。(市人社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推进协作支援产业合作。探索建立产业转移对接长效机制,推进甘肃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精准承接天津市产业转移工作,引导企业赴结对地区投资落户。持续推动与吉林省开展战略合作,加强在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旅游业等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市发展改革委、市合作交流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十九)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按照国家关于“减税与退税并举”的部署要求,落实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扩大“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至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将2021年四季度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延续实施6个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违规涉企收费治理工作。(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加大资金支持。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工作,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扩大企业融资规模。加强对金融机构降准资金使用监测,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支持商业银行加大中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推动法人银行落实延长“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和“进一步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实施期限政策,确保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市金融局、天津银保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优化市场环境。督促落实“民营经济19条”“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6条”等政策,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活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工商联及所属商会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健全完善政企联系沟通“四个机制”。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办、市工商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 [责任编辑:Alakay]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