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甘肃: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2023年11月14日 10:48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世界钢铁,钢铁市场,钢材,经济,铁合金,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电价、供给侧改革
[导读]立足工业基础,全方位孵化发展同位素、凹凸棒、无线电、核产业、电子信息、电池、硅铁、氢能、储能、数字等产业高端产品

中国铁合金网: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更加清晰地认知到甘肃的发展依靠强工业、甘肃人民的幸福获得感依靠强工业。

一、准确把握战略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立足甘肃在全国工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使命,瞄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总目标,积极服务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快构建符合甘肃工业发展实情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立足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以及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等产业,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等升级方向,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开拓特色丙烯、芳烃产业链新增长点,研发新型化工材料与专用化学品。推进先进钢材、铁合金、炭素产品升级,提升镍、钴、铜、铝新材料竞争力。发展壮大新能源、电工电气、石化通用、通用航空、高档数控机床、现代农机等装备产业。加快发展煤制油、煤液化、煤气化、煤制化学品的生产推广。积极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塑造甘肃产业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二是打造新兴产业新支柱。紧抓技术变革和产业演进契机,依托我省资源禀赋优势,努力提升现代中医药、生物制药、化学药及制剂等产业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先进钢铁、先进有色金属、先进石化、先进建筑、先进纺织等新材料。积极推进高端装备特种合金、高性能纤维、新型能源、先进芯片制造和封装、稀土功能、凹凸棒石、新型显示、新一代生物医用等关键核心材料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壮大锂电和光伏产业、大数据产业。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等制造业新支柱产业集群,构建产业新格局,培育增长新动能,大力提升转型升级能力和水平。

三是紧抓未来产业新趋势。立足工业基础,全方位孵化发展同位素、凹凸棒、无线电、核产业、电子信息、电池、硅铁、氢能、储能、数字等产业高端产品,构建起以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二、准确把握关键任务,全力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

甘肃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具有资源能源富集、产业基础深厚等比较优势,但工业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亟需对标新型工业化特征路径,统筹推进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

一是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推动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牵引服务业深度发展。加快制造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农产品加工升级、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家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构建多元主体融通创新格局等途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面向制造业战略性前沿技术需求,培育多层次的制造业创新载体。充分对接甘肃产业布局,分析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人才数据库,加快培育支撑引领本地制造业发展的专业化、特色化人才队伍。建设智慧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人力资源线上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人力资源服务的针对性、便捷性、有效性。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大力发展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化服务机构,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三是强化产业数字化赋能。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建立与国家工业基础数据库相衔接的省级工业基础数据库,开展制造业领域数据产品交易。在石化、冶金、有色金属、轻工、机械、电子、煤炭等重点行业打造一批网络建设标杆企业,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支持建设工业大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资产交易市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网的黄金通道和面向中西亚、中东欧、蒙古的通信枢纽与区域信息汇集中心以及大数据服务的输出地。围绕有色、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推进“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开展人工转机械、机械转自动、单台转成套、数字转智能工作。大力发展基础零部件智能装置、通用智能装备、专用智能装备等新型智能制造装备,推动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建设。

四是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加快节能降碳装备应用,加快绿色低碳供应链创建,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推进产业低碳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规上企业节能诊断全覆盖,促进重点用能企业应用先进适用的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利用光伏、风电,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推进可再生能源、多元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供能运行系统建设。支持建材、有色冶金、火电等工业窑炉以及炼油、煤气化、烧碱等石化化工装置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大力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节水技术改造,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

五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做强制造业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引领产业变革、具备先发优势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扶持发展一批产品层次高、影响力大的本土骨干企业,引进一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国内外龙头企业,形成大企业大集团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依托金川集团、白银集团、酒钢集团,积极打造一批国际行业领先的有色金属运营商;依托兰石集团,积极拓宽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能源装备供应商。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我省制造业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打造一批坚守、深耕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推动大中小企业在技术攻关、产品配套、品牌渠道、资金融通、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等方面加强合作,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扎实打牢制度基础。

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优化政策方面打造工业发展的新动力、新优势和新路径。

一是完善产业发展支撑政策。优化规划布局,依据产业要素禀赋空间分布,打造沿黄河流域生态产业、河西走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陇东南先进制造产业3个产业集聚带,形成5个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的3000亿级以上产业集群,建设5个五百亿级以上优势产业集聚区。强化财政支持,聚焦关键领域发力,支持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产业韧链强群融合发展、企业做优做强做大、产业技术创新、重大产业项目提能增效、重点园区集聚产业等,用好用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金融支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增加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和无还本续贷投放。建立健全数据统一规范、开放共享、交易交换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促进数据资源流动整合。

二是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健全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政策制度,构建全过程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全面实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落实中小微企业收费清单制度,提高收费政策透明度。健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益。推进市场综合监管改革,建立政府监督部门、媒体披露部门和群众监督的协调配合机制。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建立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推行柔性监管和智慧监管。积极探索与中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共建科技园和产业合作基地。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积极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广。积极联合国外高端产业配套环节和先进要素,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合作的平台,努力融入全球产业链。

三是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的新一代通信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肃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兰州争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和国际物联网骨干直联点,全面推进IPv6商用部署。加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深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快推进“东数西算”等算力资源协同发展,提升信息基础支撑能力。

 

来源:中国电子报

 

由中国铁合金网主办的“2024年中国铁合金行业展望暨中国铁合金网年会”将于2023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天津隆重召开。

  • [责任编辑:Alakay]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