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要不是2011年云南曲靖市“6-12”铬渣非法倾倒致污事件发生并被媒体调查后大肆曝光,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实铬渣污染离我们生活并不遥远呢?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原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共同编制的《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及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目前在12个省、区、市仍堆存有约100万吨有毒铬渣。
根据中国水网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上海、天津、苏州、锦州、包头、武汉、青岛、杭州、沈阳、江门、长沙、广州、韶关、郑州等20多个城市遗留了近600多万吨铬渣。
“‘十二五’期间,国家层面上有《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但是即便在短时间处理完面上的铬渣,但铬渣堆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并不是简单就能解决的。如果对其不进行修复,光处理铬渣堆并无深层次意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环保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治理再推迟5年?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自1958年我国开始出现第一个生产线之后,先后有七十余家铬盐企业出现,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但是直到1980年代末,铬渣危害才被人们认知,国家逐步关停并转50多家,现存的铬盐生产企业仅剩14家。
但即便铬盐工厂停工后,这些工厂的“遗产”——铬渣堆却在全国共有八十多处。
面对铬渣污染严峻的形势,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和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就曾联合发布《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该方案提出,力争到2006年,实现铬盐生产企业当年产生的铬渣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置;在2008年底前,实现环境敏感区域铬渣无害化处置;在2010年底前,所有堆存铬渣实现无害化处置,彻底消除铬渣对环境的威胁。国家发改委为此划拨了大量专项整治资金。
不过,从相关行业规划中,看出了治理的新时间表。
据《无机盐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摘要)中提出,到“十二五”末,铬盐当年产生的含六价铬铬渣要实现100%综合利用或无毒化处置,彻底完成历史遗留的铬渣无毒化处置或综合利用。
但“十一五”的计划都没有完成,假设“十二五”末上述目标可以实现,也比原来两部委提出的既定铬渣整治目标整整晚了5年时间,这也意味着更多污染的出现。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