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化剂和孕育剂是球化处理过程中重要的材料,除了质量稳定外,选择合适的球化剂还需要考虑以下六种因素:
一、球化处理温度。如果球化处理温度>1480℃,球化反应会比较剧烈,进而造成较低的镁吸收率。为了使球化反应平稳,则可选择钙含量相对较高的球化剂。如果球化温度<1480℃,则可以使用钙含量相对低一点的球化剂。
二、处理包尺寸。如果处理包的高径比为1:1,则由于镁蒸汽的散失会导致镁吸收率的降低,建议使用钙含量较高的球化剂。如果处理包的高径比为2:1,则球化反应会比较平稳,镁蒸气会扩散到铁液中,镁吸收率得到提高。
三、球化处理工艺。如果不使用盖包法,那么球化反应产生的烟雾就会进入到大气中,并且会产生刺眼的白光。为了使球化反应平稳,可以采用低镁高钙的球化剂。如果使用盖包法工艺,铁液不会飞溅,并且产生的烟雾较少,可使用高镁低钙的球化剂,以减少加入量,降低球化成本。
四、处理重量。如果处理铁液的重量小于500kg,那么可使用粒度较小的球化剂,推荐使用粒度12mm以下的球化剂。如果处理铁液的重量在500~1000kg,可使用粒度较大的球化剂,如粒度为3~25mm的球化剂。如果处理铁液的重量大于1000kg,则可以使用4~32mm的球化剂。
五、硅含量。如果铸造产品的工艺出品率较低或者废品率较高,想通过多加回炉料和废钢的方式进行熔炼,而铸件对铁水的硅含量有严格要求。在孕育量没法进一步降低的前提下,可使用低硅球化剂进行处理,这样可使回炉料多加8%~15%,可降低铸造厂的生产费用。
六、原铁液硫含量。如果原铁液硫含量较高,如果不进行脱硫处理,则需要高镁高稀土的球化剂,并且加入量会较高,如果原铁液的硫含量较低,则可以使用低镁低稀土的球化剂,且加入量会较低,低镁低稀土的球化剂成本也会比较便宜。
- [责任编辑:张德众]
 
     
    


 收藏
 收藏 打印
 打印 信息快递
 信息快递 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 期刊杂志
 期刊杂志 企业名录
 企业名录 短信彩信
 短信彩信 数据定制
 数据定制 会议服务
 会议服务 广告服务
 广告服务 贸易撮合
 贸易撮合 企业网站建设
 企业网站建设















 在线询价
在线询价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