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二季度难翻身 两头受气 行业前景不被看好

焦炭二季度难翻身 两头受气 行业前景不被看好

  • 2010年05月21日 00:00
  • 来源:

  • 0
  • 关键字:焦炭
[导读]
虽然自2009年底以来焦炭价格步入上升通道,但在上下游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大多数焦炭企业都很难在上半年扭亏。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焦化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短期内“两头受气”的局面难改,无论是上调指导价还是限制产能,都仅仅只能让企业减少亏损程度,并不能彻底改善行业现状。
 
在钢铁行业回暖的带动下,焦炭价格从去年底开始持续上涨,根据wind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焦化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明显回升,毛利率从去年初的-2.07%上升至今年2月份的3.74%,亏损企业数也从去年初的300多家下降到今年初的220多家。在焦化行业协会联合限产报价的推动下,5月份国内焦炭市场局部城市延续了此前小幅上涨的态势。
 
不过,好日子并不长。下游钢材市场持续走弱,近期部分钢材品种价格继续下行,而原料成本压力较大,钢厂普遍对焦炭100元的涨幅不予接受,部分只接受50元/吨左右的涨幅。同时,钢厂采购焦炭数量明显减少,较多的依靠库存维持生产。而焦炭企业还面临上游的成本压力。据联合金属网煤焦频道分析人士介绍,由于焦煤价格涨幅超过焦炭,焦化厂提价后反而利润更低。今年1月份,国内焦煤进口价格达到1530元/吨,带动了国内焦煤价格上涨,山西焦煤价格从2月初开始上调100-180元/吨。不仅焦煤价格上涨拔高成本,焦化厂还不得不面对煤源紧张、炼焦煤供应不足的情况。据媒体报道,4月份山西焦化集团焦煤实际用量只能达到需要量的60%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焦化厂为各自盈利情况考虑,宁愿减产也鲜有降价之举。今年4月末,山西、河北、山东的焦化协会在宣布调高焦炭价格的同时,就联合对山西、河北、山东、陕西、内蒙古五大焦炭生产大省进行限产,要求协会所有会员单位应严格执行以销定产的原则,加大限产力度,减少焦炭库存,稳定市场供应。其中,山西的焦化企业按40%的幅度限产,其它地区的焦化企业按30%的幅度限产。
 
消息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